诫子书教学反思: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精华的重要性

发布时间:2024-06-12 08:39:25编辑:舒裕来源:

《诫子书》授课反思

在教育过程中,反思扮演着关键的角色,它帮助我们深入分析过去的经验,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导。本次授课的反思,将围绕《诫子书》这一主题展开。

《诫子书》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的一封家书,虽然篇幅简短,但却蕴含了深远的意境和父亲对儿子深厚的情感。其中,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的名言,更是广为人知。

在授课过程中,我意识到单纯的背诵并不足以让学生真正理解《诫子书》的内涵。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能够背诵全文,但当被问及文章内容时,他们却表示并不理解。这种情况的出现,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中去,没有体会到其中的深意。

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,我决定将内容进行分解,将其分为几个层次,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。我引导学生注意到文章中关于学习的部分,“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”通过提问“学习需要什么”,学生很自然地得出“静”的结论。

1、我让学生注意到另一句强调“躁”的部分,“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”结合前文,学生明白了这句话讲的是修身。当学生在黑板上看到我们的板书时,他们一目了然地理解了文章的核心内容。

2、我们回到文章的中心句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,都需要保持“静”,避免“躁”。学生也根据文意自己总结出要珍惜时间的道理。至此,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。

诫子书教学反思: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化精华的重要性

通过这次授课,我深切体会到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重要性。我也鼓励学生从古代的文化精华中获得自己的感悟和体会。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,能够将这些教诲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,不断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