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雎不辱使命》教案:领略智慧与勇气的历史篇章

发布时间:2024-05-26 12:39:27编辑:杭蝶来源:
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教学设计

教学目标:

领会本文通过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的独特手法,掌握其写作特点。

提升学生的朗读、复述、翻译能力,并加强其逻辑思维能力。

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的勇敢和机智,鼓励学生学习文言文,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。

教学重点:

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,深刻理解人物性格的写作特色。

教学难点:

结合课后练习,围绕“不辱”主题,深入探讨人物性格与故事内涵。

教学安排:

第一课时

导入:

通过回顾张艺谋导演的电影《英雄》,引出历史上刺客刺秦的故事。介绍今天学习的内容——出自《战国策·魏策》的《唐雎不辱使命》。
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教案:领略智慧与勇气的历史篇章

学生活动:

自读课文,随后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,其他学生评价其读音和句读是否准确。

全班齐读,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。

分组合作,结合注释理解文意,教师巡回指导。

学生复述故事,其他学生从表达技巧和准确性上给予评价。

分组讨论人物性格,通过对话揣摩人物内心世界。

教师小结:

唐雎作为小国之臣,面对秦王的威胁,不仅毫无畏惧,还能机智应对,最终使秦王折服。这种智慧和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
人物分析:

通过板书展示人物性格对比,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人物特点。

作业:

收集与《战国策》、文中典故相关的资料。

完成课后练习二、三。

自由组队,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,准备课上表演。

第二课时

复习:

检查作业完成情况,抽查学生对文中字词的解释。

资料分享:

介绍《战国策》的写作特点,让学生了解对话在塑造人物性格中的作用。

讲述战国时期的“士”文化和“战国四公子”的故事。

分享文中提到的三刺客及其他著名刺客的历史故事。

课本剧表演:

学生表演改编后的课本剧,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。

作业:

完成课后练习四及本课同步练习。

预习《核舟记》,为下一课做好准备。

教学后记:

本文情节性强,故事引人入胜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讨论、排演课本剧等方式,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,还深入理解了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。学生们对历史人物和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积极参与课堂活动,展现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,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言文水平,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才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