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乡偶书》:贺知章归乡之作,诉说岁月变迁与思乡情怀

发布时间:2024-03-29 17:09:26编辑:祝绍来源:

《回乡偶书》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经典之作,此诗共有两首,创作于公元744年,即天宝三年,当时诗人辞官归乡,已届高龄。这两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,以及晚年安逸生活的美好感受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领略这首充满情感与回忆的诗篇。

《回乡偶书》

作者:贺知章(唐代)
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,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归乡画面。诗人年少时离家远行,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,才得以重返故土。虽然乡音未改,但岁月已在诗人的鬓发上留下了痕迹。

在归乡的路上,诗人遇到了许多儿童,他们看到这位陌生的老人,纷纷好奇地围上来询问。诗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,这些孩子们并不认识他,他们只是好奇这位客人从何而来。这样的场景,让诗人深刻体会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。

贺知章在公元744年,辞去了朝廷的官职,告老还乡。此时的他,已经度过了大半生的人生旅程,距离他中年离家已有五十多个年头。在这漫长的岁月里,他经历了无数的人生起伏和世事沧桑,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。

《回乡偶书》:贺知章归乡之作,诉说岁月变迁与思乡情怀

这首《回乡偶书》不仅是一首感怀诗,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。它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在鉴赏这首诗时,我们不禁为诗人的才华所折服。他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,将年少与年老、离家与归乡、熟悉与陌生等元素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。同时,诗中的语言简练明快,富有节奏感,使得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,韵味无穷。

《回乡偶书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回忆的诗篇,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,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