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欲养而亲不待:古代智慧的孝道与人生的无奈

发布时间:2024-01-14 12:33:46编辑:朱美来源:

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深意与出处

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是一句充满哲理的古代语句,意指子女想要赡养孝敬父母,可惜父母却已离世,无法享受这份孝心。这句话的出处究竟在哪里?它又包含了怎样的深意呢?

这句话出自《孔子家语·卷二,致思第八》和《韩诗外传》卷九,原文为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” 这句话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,父母却已经亡故的无奈和痛苦。风不止,是树的无奈;而亲不待,则是孝子的无奈。后人便以“风树之悲”来借喻丧亲之痛。

子欲养而亲不待:古代智慧的孝道与人生的无奈

值得注意的是,这句话的原话是出自皋鱼之口,而非孔子之口。但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。这个误传有点像那句有名的“食、色,性也”。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。其实这句话出自《孟子》,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,也不是孟子,而是告子。

这句充满智慧的话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表达了子女对父母孝心的渴望与无奈,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,及时尽孝,以免留下遗憾。